微笑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18-04-26

       2018年郑州国际微笑公益行动,始于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自项目与郑州结缘,已过去十三个年头,爱心的种子发芽,如今已和郑州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老槐树那样亭亭如盖。活动的第一天,前来参加筛查的唇腭裂患儿和他们的家人坐满了急诊楼前的广场,医疗和非医疗志愿者在烈日下忙碌穿梭,给孩子们做着体检和病案的记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发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6岁的小鸾宇是个惹眼的孩子。和一些因为唇腭裂而变得少言寡语的孩子不同,这个活泼好动的小伙子调皮而阳光。直至去年为止,小鸾宇通过微笑明天基金会陆陆续续接受了三次唇腭裂修复手术。小鸾宇的爸爸妈妈为这个先天孱弱的孩子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孩子出生时只有三斤多,身高几乎和爸爸的一只鞋差不多。初生的小鸾宇除了有严重的唇腭裂,还患有黄疸和其他感染。即使家庭条件拮据,但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买了昂贵的进口奶粉,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给孩子吃。有了家人精心的照顾,现在的小鸾宇健康又活泼,今年的他已经和去年照片上那个羞涩的孩子判若两人,他开朗、丝毫不怯生,兴高采烈地给遇见的每个志愿者们叔叔阿姨们唱歌,讲那些他在学校里学过的故事。

        除了小鸾宇,我们还见过不少身世坎坷却在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中长大的孩子。3岁的恒毅是从山沟里捡来的孩子,他的养父和养父的姐姐姐夫靠着微薄的收入和低保的补助将孩子拉扯大。由于孩子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恒毅的家人经常需要赶六七小时的山路将生病的孩子送到医院,数次把小恒毅从死神手里将孩子抢了回来。我们还遇见了两对双胞胎宝宝和他们的家人,由于两个家庭情况相仿,都只有一个孩子是唇腭裂患儿,并且都在去年的微笑公益行动中接受了第一次修复手术,于是两个家庭在去年结识以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直相互鼓励和帮助。

 

 

        微笑公益行动见证的绝不只是来自家庭对唇腭裂患儿的关怀,还有来自社会各界医疗以及非医疗志愿者的爱。一位来自术后病房的外籍护士翻译邂逅了一位有肢体残疾却独自来参加手术的年轻妈妈,这位只有26岁的姑娘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由于孩子们都太年幼,她的家人都忙于照顾孩子而无暇前来陪她接受手术。因为没有家属的照顾,这位腼腆胆怯的年轻妈妈一天都没有进食,直到傍晚的时候,我们的志愿翻译发现了这位孤独的病人,才为她拿来了流质的食物。她对我们说,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接受微笑明天的唇腭裂手术了。虽然现在她生活的大部分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但是她仍然希望自己先天的缺陷能被更好的弥补。几位术后病房的外籍护士的翻译和病例记录人员放心不下她的身体,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轮流去照顾她的吃住。

 

志愿者风采

        这一位成年的患者并不是特例。我们团队的每一位志愿者,不论岗位和职责,几乎都可以对患者们的病情和故事如数家珍。对志愿者们来说,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是他们的孩子、兄弟、姐妹、亲人……当他们疼痛时,志愿者们也紧张不安,当家属们焦急心疼时,志愿者们也感同身受。志愿者们的耐心和爱心时时温暖着前来手术的患者们,而患者的故事也经常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带来感动。他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感谢,都是对志愿者和微笑明天最好的奖赏

 

 

 

 

返回列表